上一主题:七碗变神仙唐朝人怎样
下一主题:自汉唐以来饮茶方法的
残存的记忆碎片
民俗专家任玉贵介绍说,明清时代的湟源县城有两万多人口,而从事贸易、充当西藏和内地“中间商”角色的湟源人就达三千多人,这些人被称为“歇家”,他们开商号,赶着牛马、骆驼来往于西藏和内地之间从事商贸活动,这样的歇家在史料中有记载的、生意有相当规模的达64家之多。而山西、北京、天津等外地来湟源经商的人则被称为“客娃”,“客娃”和“歇家”在当地都被称为“藏客”。他们到西藏,来回一次有时历时半年,有时长达一年,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躲避野兽的袭击,目的是为了追求丰厚的利润。据记载,“藏客”用茶叶、丝绸从西藏换回的毛,每50公斤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就高达80两白银。
曾经活跃在西藏和内地之间的“藏客”们今天都去了哪里呢?在湟源县委宣传部同志的帮助下,我们打听到了一位俄罗斯后裔的住处,听说当时她的父亲就是一名从俄罗斯来的“藏客”。青藏铁路从湟源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