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遥望昔日唐蕃古道 寻
下一主题:中国茶道与茶艺
6、分茶
唐代以釜煮茶汤,汤熟后以标分茶,通常一釜之茶分五碗,分进沫饽要均。宋代用点茶法,可以一碗一碗的点;也可以用大汤钵,大茶筅,一次点就,然后分茶,分茶准则同于唐代。
明清以后,直接冲泡为多,壶成为重要茶具。自泡自吃的小壶固然不少,但更多的是起码能斟四、五碗的茶壶。所以,这种壶叫作"茶娘式",而茶杯又称"茶子",由壶注杯,表示母亲对孩子们的关心。所以民间分茶都十分讲究。为使上下精华匀均,烫盏之后往往提起壶来巡杯而行,好的行茶师傅可以四杯、五杯乃至十几杯巡注几周不停不撒,民间称为"关公跑城"。技术稍差难以环注的也要巡杯,但需一点一提,也是几次才均匀茶汤于各碗,此谓"韩信点兵"。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