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唐朝人与茶
下一主题:郭沫若与苏壶
诗人写了《品茶》一文,极赞武夷茶及其茶艺,尚觉意犹未尽,又奋笔写了一首《试茗》长诗云:“闽人种茶当种田,郄车而载盈万千。我来竞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悠然。道人作色夸茶好,瓷壶袖出弹丸小。一杯啜尽一杯添,笑煞饮人如饮鸟。云此茶种石缝生,金蕾珠蘖殊其名。雨淋日炙俱不到,几茎仙草含虚清。采之有时焙有诀,烹烹有方饮有节。譬如曲蘖本寻常,他人之酒不可没。我震其名愈加意,细咽欲寻味外味。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尝甘果至。叹息人间至味存,但教鲁莽便失真。卢仝七碗笼头吃,不是茶中解事人。”
诗人以“闽人种茶如种田”,描述了武夷茶山连绵不断,无边无际。在古代茶诗中出现“茶世界”一词,可能是袁枚到武夷山见景生情,首次运用,也即是把武夷山譬为“茶世界”。虽然喜欢茶而又非迷恋于茶的心情。“一杯啜尽一杯添,笑煞饮人如饮鸟”一面是讥诮江浙一带的文人士大夫不谙茶事,一面还有嘲笑“工夫茶”的口气。但在道人认真解说后,即到了“我震其名愈加意,细咽欲寻味外味”,前后态度截然不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