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鼓到茶馆
发布时间 2009-07-01 浏览 23641 次
品质最好的茶贡于皇室。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有“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句。至晚唐,开始在宫廷兴办清明茶宴。皇帝在收到贡茶后,先行祭祖,后赐给近臣宠侍,并摆“清明宴”以飨群臣。

  茶叶产量的剧增、质量的提高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渐趋重要,带来了北宋茶肆业的兴盛。宋朝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彻底打破了坊、市界线,市内出现“瓦子”(娱乐场所),内有“勾栏”(演出场所)、酒肆和茶楼。宋代都城茶肆茗坊遍及大街小巷,而且由都市普及到乡村。如《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中写道:“那清风镇也有几座小勾栏并茶房酒肆。”茶坊之外,还有提壶往来叫卖的人。在杭州城内亦有一种流动的茶担、茶摊,称为“茶司”,服务对像为普通民众。

  明中叶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信奉穿衣吃饭,开始追求世俗爱好和个人心性。促进了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也将文学家的目光引向时俗物用。明代茶馆不用茶鼎或茶瓶煎茶,而以沸水浇之。这种简便异常并沿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