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 的 起 源
下一主题:云南茶叶的起源
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對大茶樹有具體描述。唐代陸羽在所著《茶經》一之源中開宗明義稱“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這就是說茶是我國南方的貴重樹木,樹高有一、二尺的,也有高達數十尺的,在巴山峽川一帶有的茶樹徑圍大到須要兩人合抱的,採茶時祇好把枝條砍伐下來才能採摘到它的芽葉。這是對我國古代大茶樹最為形像具體的描述。
南方是泛指長江以南廣大地區而言的。如按唐政治區域分為十道,其中有八道產茶,主要為劍南、山南、江南(包括東、西道)淮南,嶺南等。樹高1~2尺的,可能是指幼年茶樹,或者是經過多年砍伐後,由根頸新發出來的茶株。巴山峽川是即長江流域的巴山周圍和長江三峽兩岸一帶的山地,這一帶人蹟罕至,秦莽之間,未經砍伐,長期自然生長,故遺留下來成為數十尺的大茶樹很多。照唐代度量衡標準,每尺等於現在的30厘米,數十尺一般是指20尺以上到90尺之間,即幾十尺,起碼按照3尺為1米計算,樹高當在10~30米之間,可見是很高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