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三)南北朝的茶业述
下一主题:论宋代茶马贸易
上表和前表的数字还告诉我们,在1886年至19世纪末的十 四五年中,我国茶叶出口的数额,锐减了38.57%;平均每年要 减少382876担。这也就是说,我国咸同和光绪初年发展达到的 茶园最大面积,至上世纪末,至少也应减少或荒芜38%。不,19 世纪末,我园茶园实际减少的面积,远不止这一数字。因为盲目发展 的特点就是一哄而上,一风而散。一些地方生产的茶叶卖不出去,不 只在咸同以后发展起来的新茶园,有的甚至连同过去的老茶园也一并 废弃了。以广东的情况为例,如民国《广东通志稿》中就记说:“中 国商品,向以茶为出口大宗,而在广东,又夙推罗定之珠兰茶为巨擘 。在昔远近驰名,销流甚广,年中所值,以千万两计。近数十年来, 竟为印度、锡兰茶所压倒,一落千丈,于今尚未底止,微乎殆矣。” ①再如宣统《南海县志》也载:“茶叶从前为出口货大宗,现在出口 之数,历年递减。光绪十八年出口尚有六芳五千担,至二十八年,出 口不过二万四千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