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黄山茶业滑坡的原因及今后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 2009-07-05 浏览 26452 次
格下不来,客商望而却步;只顾自身生存的企业,把流通环节征收的农林特产税通过压价转嫁给茶农,严重挫伤茶农积极性。

1994年后, 金融 企业也走向市场,资金投放向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和企业倾斜,一些效益差的企业因此而贷不到款,即使好一点企业得到银行支持予以贷款,也因利率过高而犯愁。1996年银行贷款年利率计划内9%左右,计划外18%,茶厂资金周转期一般要200天以上,由于茶叶生产和收购未纳入开发银行的贷款范围,企业靠计划外贷款,靠企业自身资金发展是非常艰难的。黄山市仅五家国营茶厂,在1986~1997年间已累积亏损1。5亿元,多的达几千万元,仅银行本金加罚息就压得透不过气来,更何况严重的三角债困扰,使得企业无法运作,由于缺乏资金,不少厂家都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的已转产或倒闭。

1.4 生产成本剧涨,市场开拓无力

近年来,茶叶生产成本大幅度急剧上涨,而茶叶的主体大宗茶价格提高甚微,远低于物价上涨指数。据调查,祁门县的尿素价格,1986年每百公斤为56。50元,1994年上涨到160元,涨幅达183%,采茶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