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全方位泡茶法
下一主题:潮州工夫茶19招
“茶经法”中所体现“中国茶道”对人性的熏陶,尚有一条“茶导引”(即“茶气功”)之渠道;它是通过“气”的发射来实现的。
众所周知,从气功学的角度看,“气”是一种物质、一种存在、一种能量。有了“气”,“气场”自然产生。《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王夫人之《张子正蒙注太和》又说:“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庄子和王夫之所论,明显是在肯定世界是物质性的。这里的“气”,并不是一个伦理化的概念。“气”存在于自然,也存在于人和物。一般而言,自然之气组成“大场”,人和物之气组成“小场”。气场不论大小,都表现为能量的复杂动作过程和不同属性的感应关系。经常练功者,“气”便因入静而“聚”而“显”。没练功者,不是无“气”,只是不大容易自觉也本身“气”的存在罢了;当然就更谈不上以意导气来实现“场”的功能。这便是“散则隐,隐则谓之无”的道理。《涅盘经》说:“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