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茶论》第十三篇
发布时间 2009-07-07 浏览 21042 次

【原文】

  外焙①:世称外焙之茶,脔小而色驳②,体耗而味淡。方正之焙 ,昭然则可。近之好事者,[上竹下夹]笥之中,往往半之,蓄外焙之 品。盖外焙之家,久而益工,制之妙,咸取则于壑源,效像规模摹外 为正,殊不知其宵虽等而蔑风骨,色泽虽润而无藏畜,体虽实而缜密 乏理,味虽重而涩滞乏香,何所逃乎外焙哉?虽然,有外焙者,有浅 焙者。盖浅焙之茶,去壑源为未远,制之能工,则色亦莹白,击拂有 度,则体亦立汤,惟甘重香滑之味,稍远于正焙耳。于治外焙,则迎 然可辨。其有甚者,又至于采柿叶桴榄之萌,相杂而造。时虽与茶相 类,点时隐隐如轻絮,泛然茶面,粟文不生,乃其验也。桑苎翁曰:

  "杂以卉莽,饮之成病。"可不细鉴而熟辨之。

  【注释】   ①外焙:不是由官方正式设置的焙茶处处所,亦即个人私设的茶 叶加工制造处所。  ②脔小而色驳:脔,本为肉块。《说文》:"切肉,脔也"。这 里指茶叶体瘦小.色驳,颜色不正。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