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茶叶机械发展看贵州的茶叶机械化与清洁化生产
发布时间 2009-07-28 浏览 24081 次

据史料记载,蒸青绿茶始于中国唐代,后被广泛传播于日本、韩国。其品质特征为口感鲜爽、回味甘醇、苦涩味低、保质期长,素有“三绿”之称,即色绿、汤绿、叶底绿,深受消费者(尤其是国外消费者)青睐。蒸青绿茶最初由蒸青团茶、饼茶发展而来,后再发展到散茶,直至如今出现的各种蒸青绿茶种类及其深加工产品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日本人称蒸青茶为具有真色、真味、真香的纯天然绿色食品,韩国、西欧、美国等也需要大量蒸青绿茶用于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我国于1973年恢复蒸青茶生产,当时由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牵头,通过日本出口株式会社引进6条蒸青茶生产线,分别安装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4个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台湾茶叶生产渐趋衰退,对日供应量逐年减少,加上日本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本国货源短缺,转而大量进口中国蒸青茶。1986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杭州茶叶试验场和日本三明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浙江三明茶业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先进的蒸青茶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市场得到巩固和发展,“三明”蒸青茶生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