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 2009-08-12 浏览 27144 次
提供服务与管理,便于城镇功能的强化,便于消化、吸收更多农村劳动力,因为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和相对集中布局,必然导致非农产业人员的相对集中居住,从而增加对水、电、商品、服务、餐饮等的需求,这就为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带动商业网点、交通、销售市场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这些都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由此可见,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与吸纳农村劳动力之间有着很强的连带、依附关系,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发展带动小城镇的成长、发育,小城镇的完善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的完善又带动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发展机制。

  三、实施就近转移的促进因素

  (一)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

  目前,不少农村劳动力不愿意留在农村、小城镇发展,不仅仅是由于农村、小城镇的工资收入水平低,更主要的是他们追求和向往大城市中的精彩生活。长期以来我国选择了“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发展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