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农业部通报上半年饲料
下一主题:海峡两岸签署《闽台水
南方农村报记者近日了解到,广东、广西有科研单位正在研发罗非鱼链球菌病疫苗,目前已经开展了小范围的养殖生产实验,效果明显。由于疫苗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先向管理部门申请进行中试,而目前链球菌病疫苗还未正式进入中试阶段,距离正式推向市场尚有较长时间。
9月4日,在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负责链球菌病疫苗研究项目的李安兴教授表示,通过分析从病鱼体内采集的细菌,可以确认,当前危害华南地区罗非鱼养殖的主要致病病原是海豚链球菌。课题组从粤东、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场采样,分离出了不同的海豚链球菌菌株,经过对比筛选后,选取适合的菌株灭活后制成了疫苗。
据了解,根据实验室数据,用体重46g的尼罗罗非鱼在接种疫苗以后,通过人工感染海豚链球菌,可以达到95%-100%的相对保护率。李教授透露,经过一系列筛选,目前疫苗的配方已经确定下来,并且在茂名等地的外塘罗非鱼养殖场,进行了小范围生产试验(免疫对象为50-100g尼罗罗非鱼),相对保护率在85%-90%之间,使用成本约为5分钱/尾,保护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