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谁成了三鹿奶粉事件后
下一主题:从“三农”高度全面推
事实上,“民工慌”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广泛存在,这在劳动力充足时期表现更甚。出于对“人口红利”的垂涎,国内外一些投资者一度将内地廉价劳动力当成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主要选项。而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以人为本”的情怀,重企业轻工人思维挥之不去。这无疑会使广大农民工的紧张感也挥之不去,这种“民工慌”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安全感方面,主要忧虑在于,企业欠薪、违法解雇等现象得不到根治。政府职能部门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