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从生活中来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22519 次
有品位,才能通过茶艺表现出来,有自信才能谦虚,而不必抗衡,一有抗衡之心,便已失去茶性,就表示不自信,就成自卑。

农村“割稻茶”与老北京“大碗茶”,大壶茶实用贴近大众生活,是生活需求,艺术与实用都源于生活,不能扭曲。茶性确恬淡而谦逊,更是开放的,引申到表演有一些规矩,有一些花样,不过分执着而自我迷失。形式化的完美主义,不属于中国文化,八千万的茶产业人群,茶艺文化的文化空间,不是呆板的,有共同茶的基础,也有最终极的共同取向,期使社会大众健康品饮茶,高品质生活。但中间殊途,多彩多姿,正如我国茶类名品璀璨夺目,各具韵味,有识之士自己摸索,互换心得、感染、激励,很自然的,不是命令,你想学谁,你就学谁;你想融入谁你就融入谁,广阔的空间,开放的交流,有共同交流就有同归,有立足点就有共同对话,讲科学制茶,也讲科学饮茶,科学就是共同的立足点,文化的是最后共同点的归宿,而中间都是生活,皆有个性,却是自由。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