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工夫茶的涵义(二)
下一主题:[转帖]宜兴式茶艺
黄绾《明道篇"卷一》云:“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
钱德洪《论学书》云:“见在工夫……此即行著司察、实地格物之功也”
(请注意黄、钱话中“工”、“功”联用的差别)。
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理学家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之修养工夫。此类“工夫”,绝不能代之以“功夫”。
以表现武打为主的故事片称为“功夫片”。此处的“功夫”特指武术,决不可代之以“工夫”。
(三)“工夫茶”、“功夫茶”有别
专指品饮之“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其后寄泉《蝶阶外史》、徐珂《清稗类钞》等文献资料,多称“工夫茶”。
清中期以后,“工夫茶”作为型种遗存,流行于潮州及其周边地区。而潮州地区的传统叫法是“工夫茶”。按潮州声韵分部,“工”属“江”韵,“功”属“忠”韵。
潮州工夫茶、中国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上是三位一体。因而就潮州工夫茶的“本体”(即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