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茶为什么打不过外
下一主题:中国七万茶厂,为何不
曾写过许多农副产品营销的文章,也应邀去一些城市做过类似农副产品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演讲,总的感觉是这行业“多、小、散、乱”,还仅仅停留在纯粹的产品经营上,远没有上升到品牌经营,尤其是区域的条块分割带来了思维的僵化,意识中还停留在主观经验驱动下的小富即安,想想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他们还是原地踏步,患上了普遍的营销虚弱症,真为之感到悲哀。
事实上,如今的农副产品企业,单凭自身的智力、经验已经无法适应严寒的侵扰和多变的竞争要求,与国有的一些大型企业相比,众多中小企业是弱势群体,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这其中,相当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他们生产的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底端产品为主,产品单一、专业化较强、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自主品牌的也是凤毛麟角,主要靠贴牌生产,没有定价权和议价能力,没有市场主导权,无法形成市场垄断和技术垄断。
在我的手边,有一份新华社发的通讯讲到了我国茶业的发展现状与国外的先进运营之间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