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
下一主题:红茶精品“金闽红”如
最后,问到新闻里宣称的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也表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估计说的还是二年前的事,并希望我转告我的朋友们不要轻信这条新闻。看来是有人在利用这个标准多变的时节,关注的人多来吸引人的眼球。
但这种做法是否有点缺乏职业道德呢?
后续评论:《茶饮料》国标的“故事”有完没?
附:网上热炒的新闻稿《茶饮料国家标准有望年底出台茶饮巨头将从中获益》
一份茶饮料的国家标准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饮料分析师称,饮料业巨头将从中获益。
据悉,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一份茶饮料国家标准内部征求意见稿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年底有望出台。据此,日后茶多酚的含量将是判别茶饮料的一个重要指标,每千克的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等茶饮料所含茶多酚都需大于300毫克。此外,主打健康的低糖、无糖茶饮料也将明确规定其糖含量。
行业标准实施将意味着茶饮料行业更加规范,生产企业的集中度提高。东方艾格饮料行业分析师陈静表示,随着我国茶饮料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