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信阳市南湾水库力争做
下一主题:节水灌溉带来高效农业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滑坡,小型电灌站完好率不足50%,能正常运行的仅30%左右,且多数灌区均兴建于20世纪学大寨年代,建设标准低,设备设施严重老化。一些机井、排灌站等设施,由于维护不及时,有的已完全毁损,能勉强使用的也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导致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锐减,使用效率明显下降。以太原市小店区为例,该区去年虽新增机电井40眼左右,但因老化失修一年减少的机电井却达130眼左右,全区机电井的浇灌面积为2.25万亩,仅占该区全部耕地的11%,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新工程发展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新建工程的速度赶不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水利工程报废的速度。
调查中发现,大小河道普遍存在淤积及老化失修、灌区农民对设施的配套建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市县两级用于水利设施的资金与国家级和省级的投入相比明显太少,且个别市县有限的资金还不能按时足额到位。耕地灌溉没有保障,农业已基本回归靠天吃饭的老路。为此呼吁,应尽快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水土流失治理、节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