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农村
下一主题:晋源区苗木花卉项目获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历经12年完成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研究项目获得农业部正式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成为我国首例获得安全证书的粮食作物。
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将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新变化?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安全性如何?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主要应用于动物饲料领域
实现了以环保、节能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绿色磷”的梦想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属于转基因玉米的一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教授介绍,“从功能上说,主要应用于动物饲料领域。”
“磷是动物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元素,在动物饲养过程中,饲料加工原料玉米、大豆、油菜中总磷的50%—80%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动物几乎不能消化利用,需要额外添加矿物磷满足动物生长对磷的需求。这些饲料里的许多有机磷,因无法被动物吸收而被其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林敏介绍,植酸酶可以降解玉米中大量含有的植酸磷,释放可被动物利用的无机磷,减少饲料中磷酸氢钙的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