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西双版纳茶树资源现状
下一主题:西双版纳普洱茶秋季市
在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岩宽香老人家产过百万。这对于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布朗族群众来讲,堪称一个奇迹。拥有40余亩茶园的岩宽香富裕起来凭的就是来自古茶山的品质和牌子。
布朗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也是云南知名古茶山之一。“早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茶咯,布朗山茶在清朝可是上贡的极品。”岩宽香说,“我们根本不用做广告,每年还没有采摘,就有茶厂的人前来订购了。”
据州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彭哲介绍,西双版纳是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植茶用茶始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勐海县巴达贺松大黑山1700余年的野生型“茶王树”,南糯山800多岁的栽培型“茶树王”,以及遍布全州的古茶园,便是茶业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据勐海茶厂总经理助理赵建军介绍,云南“六大古茶山”最早指澜沧江北岸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江北六大古茶山。到了清朝,随着勐海茶区的逐渐兴旺,茶叶产制中心转移到以勐海为核心的江南古六大茶山,即南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