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宜”说到“茶禁”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24479 次
配不当,或质次或沾污;三“主客不韵’”:指主人和宾客,口出狂言,行动粗鲁,缺少修养;四“冠裳苛礼”,指官场间不得已的被动应酬;五“荤肴杂陈”:指大鱼大肉,荤油杂陈,有损茶的“本质”;六“忙冗”:指忙于应酬,无心赏茶、品茶;七“壁间案头多恶趣”:指室内布置零乱,垃圾满地,令人生厌,俗不可耐。

冯氏提出的宜茶13条和禁忌7条,归纳起来,就是品茶包括4个方面,即品饮者的心理素质,茶的本身条件,人际间的关系,以及周围自然环境。为此,明代徐渭在《徐文长秘集》中作了概括性的说明:“‘茶宜精舍,云林,竹炉,幽人雅士,寒霄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

与涂氏同时代的许次纾,也在《茶疏冲提出了“宜于饮茶二十四时”,即:“心手闲适,吹歌拍曲,鼓琴看画,披咏疲倦,欲罢曲终,夜深共语,意绪棼乱,社门避事,明窗几净,洞房阿阁,访友初归,小桥画肪,荷亭避暑,几辈斋馆,宾主狎狎,风日晴和,茂林修竹,小院焚香,清幽寺观,佳客小姬,轻阴微雨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