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07-08年有机茶加工投
下一主题:创新手法“沏”香茶
原产地概念被泛化在茶叶行业已经不足为怪了,一些小茶厂往往猛打擦边球来抬高身价,而这些奇型异状的茶叶对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历史名茶造成的伤害却是深远的。虽然有了注册的“谢正安”正宗黄山毛峰在抵御着这种来自本土的品牌侵蚀,虽然有“雾里青”等历史茶魁在孜孜探索,但安徽茶叶生存的大环境一日不革新,不改变,那么这些历史名茶未来有多久委实不敢恭维。
茶叶品牌消费处于朦胧期的今天,皮虽不存,毛将亦附。倒掉一个黄山毛峰的原产厂,对市面上众黄山毛峰李鬼丝毫没有打击,它们仍会坚忍不拔的自诩为“正宗”,这就是缺乏企业品牌结合历史品牌战略的安徽茶业的悲哀。而作为行业主管的茶叶协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影响,往往会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如安徽池州的茶叶协会将“九华佛茶”品牌进行了招商,这种单纯的资金吸附对发展池州茶叶行业,提升该地区茶叶品牌整体竞争力有否帮助仍值得商榷。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