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饼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 2010-02-01 浏览 24209 次
破叶片下表皮,长出白粉状的子实层,成熟的担孢子再次侵入蔓延。带病的苗木可作远距离传播。但枯死的病组织不起传病作用。

茶饼病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其发病受三个因素制约,当遇到较低温(16-18℃),高湿(相对湿度在85%以上),短日照时有利发病,引起流行。其担孢子受阳光直射半小时即丧失活力。所以,此病一般发生于高山茶园、郁蔽度大的茶园和阴凉多雨的季节。

对付茶饼病首先要加强茶园管理,勤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要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单施氮肥使枝叶柔嫩而增加发病程度。密植茶园,一定要施足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要坚持勤采收,不要留叶太多,甚至可以不留叶。其次,可采用消除病原越夏场所的办法。夏季在加强茶园管理的基础上,减少荫蔽程度,利用阳光消除茶饼病病原菌越夏场所,使之无法渡夏。第三,在本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冬春修剪应在15-20天内全园修剪完毕,以控制次年春季茶饼病的发生。第四,化学药剂防治,目前有效的药剂不多,其中以十三吗啉和比锈灵较为有效。发病区在采摘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