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对“茶道”的不同释义与认知(下)
发布时间 2010-02-13 浏览 23171 次
论佛颂经、谈事叙宜。饮茶在寺院中不仅有助坐禅、清心养身之功效,而且还有联络僧众感情、团结合作之功用。

上文写到,日本茶道之初是宋代日僧南浦昭明传入日本崇福寺的。南浦昭明(1259年入宋,1267年回国)曾长期在径山寺学佛,对径山寺茶文化耳濡目染,回国时不仅带去了径山寺的茶种和种茶、制茶技术,同时传去了供佛、待客、茶会、茶宴等饮茶习惯和仪式,甚至还带去了很多道具,日本《本朝高僧传》就有这样的记载:“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日本茶道至今还保留着“径山茶宴”的某些特征。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饱受列强蹂躏,尤其是8年抗战,使中国社会倒退了数十年,人民连生命财产都得不到保障,又何谈发展茶艺、茶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极左思潮又把茶文化列为“资产阶级思想”而打入冷宫。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国茶文化才得以复兴。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为世人所公认。包括茶道文化在内的日本文化,都源于中国文化。在中国茶文化衰落之际,日本茶道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