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一位老茶人和10枚茶商
下一主题:茶壶发烧友胡先生:藏
村民吴石胆2005年去安溪参观完后,感慨不已:“安溪家家户户都种茶,多高的山水都引了上去,他们才叫做科学管理啊。人家随便一斤乌龙茶就能卖到成百上千元,我们的绿茶七八块都没人问,差距啊。”
慢慢地,村民见到了乌龙茶的效益,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2004年,我们从县里带回茶苗,挨家挨户地动员,村民都懒洋洋的;现在,哪怕是半夜三点钟把茶苗运回村里,村民都会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抢。”村支书吴世幼笑着说。
但是,李坚义知道,要真正让乌龙茶使村民富起来,必须要解决加工的问题。2004年,他就在村里建立了一个乌龙茶加工厂,并不断加大投入,陆续购置了空调、速包机、平板机、解包机、烘干机、真空包装机等设备。由于本村茶农还没有掌握乌龙茶加工技术,无法按照安溪那样一家一户加工,李坚义积极联系让外面客商来承包茶厂,确保茶青的收购。为了培养“本土”加工人才,村里先后选送了5位村民到省茶科所学习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