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藏家故事喜新不厌旧的
下一主题:打动新西兰总理的四川
五年前,海拔600多米高的寿昌镇石泉村尖山岭还是杂草丛生,这里曾是黄麂、蕲蛇出没的地方,340亩连片茶园湮没在碗口般大的泡桐树和茂密的芒秆之中。就是这样一块曾被人们遗忘的荒芜茶园,经过郑庆凌五年的精心呵护,现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该村支书叶建明介绍,这片茶园早在1977年是由村集体种的,至今已整整30年了。由于当时集体经营效益低下,这片茶园就日渐荒芜,到了2000年已是杂草丛生,根本没有人去采茶了。虽然茶园荒芜,但这里地处高山,远离工业区,茶园四周林木茂密,长年云雾缭绕,是生产有机茶的绝好地方。
为了充分挖掘这片荒芜茶园的潜在价值,石泉村加大了引资的力度。金华白龙桥人、22岁的郑庆凌一眼就相中了这片荒芜的茶园。2003年1月他与石泉村委会签下15年的承包合同。随后,他投资8.5万元对通往茶园的3.48公里羊肠小路进行了改造整修,然后再出资1.6万元架设了电线。为制作有机茶,他购置了制茶机,并对陈旧的茶厂进行了翻新。同时,对茶园进行了“整容”。这几年在这片茶园上郑庆凌先后投资了40多万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