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2010年全国兽药监察工
下一主题:去年抚顺畜禽养殖业产
牛羊蠕虫病是常见多发病,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不同气候区。寄生在牛羊各种器官的一些蠕虫,能引起严重的病理变化,并且常常是不可恢复的。例如:奶牛患吸虫病时,产奶量减少10%~15%;绵羊患吸虫病时,剪毛量下降7%~12%。此外,常引起牛羊,特别是绵羊的死亡。如果牛羊遭受扩展莫尼茨绦虫高强度侵袭,会引起仔畜大批死亡。牛羊遭受双腔吸虫侵袭,会使其生产性能受到巨大影响。往往肝片形吸虫和双腔吸虫同时寄生于牛羊肝脏内,并使其致病作用增强。
目前,在国内外已出现大量防治牛羊蠕虫病制剂:对吸虫病有波里特列母(P0litrem)、吉杀拉尔(Disalar)、氯氰碘柳胺、三氯苯咪唑和氯舒隆等:对线虫有林它尔(Rintal)、芬苯达唑和尼尔维尔母(Nilverm)等;对绦虫有费纳索尔(Fenas01)和芬苯达唑等。但是,几乎上述的所有制剂,从牛羊体内(含从乳汁)排出均需很长时间。所以,这些制剂难以用于产奶牛羊。
因此,对兽医实践迫切需要研制出有效的、从体内排出较快、具复合作用的抗蠕虫药。
俄罗斯“农业兽医保护”有限责任公司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