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月智学
下一主题:张淑珍:改写茶叶栽培
荔湾区有这样一位紫砂壶收藏者,他收藏的紫砂壶超过一千件,其中又以“文革”时期的宜兴紫砂壶为其最爱。近日,他编著的《曼生壶铭文浅识》面世,更展现了其在紫砂文化方面的修养。
吴先生告诉记者,“文革壶”对很多收藏者们来说,是个模糊的概念,“其实‘文革壶’泛指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前这个时期生产的宜兴紫砂壶”。为何偏爱这个时期的紫砂壶呢?吴先生解释说:“‘文革’时期的人,工作不求数量,工资一个数,反而更注重质量,手工更好。就算是机器造的胎身,捏造壶嘴、手柄都很用心。一些手工制作的紫砂壶,更是台湾、东南亚等地收藏者的必收货。”据吴先生介绍,“文革壶”当时最低价才6毛,如今已升值至2000元左右。
一边喝着有30多年历史的普洱茶,一边欣赏吴先生的收藏品,记者发现,吴先生的藏品丰富,一千多件藏品让人应接不暇,而吴先生对每个壶,总是能讲出它的历史和来源,让人心生佩服。“30年了,除了衣食住行的花销,我的钱几乎全都花在这些壶上了!当然,还有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