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之理论
发布时间 2009-05-26 浏览 23750 次
泡时多浮于水面。大观茶论曰『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次之,余斯为下』,是亦言嫩采为佳也。 采摘之长度与嫩枝之含有成分有关,采摘愈长,则各有关良好成分含量愈低。长摘者,乃指嫩枝养长后采摘之谓也,短摘者,乃指嫩枝尚未长时采摘之谓也。是短摘所制成茶之较长摘者为优。

茶芽最初展开之叶曰鱼叶其形态短圆而小,异于常叶,无锯齿,色较深,不易长大,俗称为脚叶,或托叶,武夷山称为鸡脚叶,日本谓之胎叶,古称之为白合,采摘时,鱼叶不可一并采下,盖采摘鱼叶有下列诸弊:

1. 鱼叶制成之茶乌黑而可溶性少,使茶之品质低下。

2. 鱼叶被采后,则该处不再发芽,故足以减少下次采摘之产量。

3. 采摘鱼叶,足以摧残树势影响树龄。

4. 据爪哇历年试验结果,连鱼叶采下,易生赤锈病及蚊肿病。 采摘鱼叶既有上述弊害,故鱼叶不可一并采下,此种采法,称为留鱼摘,即鱼叶之上着生一芽二叶(最多三叶)而自鱼叶之上采摘也。但台湾据平镇试验所研究,小叶种茶叶鱼叶极小,极易脱落,树力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