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之理论
发布时间 2009-05-26 浏览 25381 次
衰弱者,脱落更甚,且鱼叶与叶上第一叶之节距极短,留鱼摘法非常困难,采时非将鱼叶一并摘下,即将使鱼叶震脱,故该所主张台湾之小叶种茶树,最优良之摘法,乃是鱼叶上多留一叶之探摘法。 鱼叶之后,着生普通叶,一新梢由鱼叶起,展开至对夹叶,又称对口叶(先端展开叶,叶较小而薄,新梢长至对口叶后,即入休眠状态,故又称休眠叶)止,其中所生叶数不定,今假定F代表鱼叶,B代表先端展开叶,N代表叶数,则有如下之图式: F十1十1十1十……B N 而新梢公式为: F十1十1十1……P N P代表白毫 在新梢生长过程中,先端之叶尚未展开,而在卷缩状态,此芽称曰白毫,N之数依品种季节树龄及树势而定,大约3一4乃至8-9之间。此下与P之间所有叶数,乃采摘上最重要而须加以深刻之研究者,茶叶采摘太老,品质固不佳,但如太嫩,亦不合经济原则。且太细嫩,其滋味每欠醇厚,品质亦非上乘。一般言之,采P+1为制上等茶,P+2为制中等茶,P+3以上为制下等茶,最理想之摘法,以P+2为宜,盖P+1过嫩,产量不高,P+3或以上,则品质低劣,且伤树势,亦属不利。故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