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害虫生态调控技术
发布时间 2010-04-12 浏览 22705 次

  2、茶毛虫的防治

  识别 成虫体长6-13毫米,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卵近圆形、集产。幼虫黄褐色,各节的背面与侧面有8个绒球毛瘤,上着生黄色毒毛、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幼虫有群集性,3龄前群集性强,常数十头至数百头挤集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表皮呈半透明黄绿色薄膜状。3龄后开始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叶片呈缺刻。幼虫老熟后爬至茶丛根际枯枝落下或浅土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发生规律 一般一年发生2代。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翌年4月幼虫开始孵化,为害期分别在4-6月、7-9月之间。

  调控要点 a、利用茶毛虫的群集性,结合田间操作摘除孵块和虫群;b、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流行年份,收集虫尸,喷施病毒;c、灯光诱杀成虫;d、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3、茶橙瘿螨的防治

  识别 成螨体小,桂红色,呈胡萝卜形,卵球形,白色透明,幼虫螨体色浅体形与成螨相似,但腹部环纹不明显。成螨和若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