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化”更有必要。防护林的防护效果,一般为林带高度的15-20倍,有的可到25倍,如树高可维持20m。就可按400-500m距离安排一条主要林带,栽乔木型树种2-3行,行距2-3m,株距1.0-1.5m,前后交错,栽成三角形,两旁栽灌木型树种。林带结构有紧密结构、透风结构和稀疏结构三种。风寒冻害严重地带,以设紧密结构林带为主,林带宽度为15-20m。有台风袭击的地带,宜用透风结构或稀疏结构,其宽度可到30m。以防御自然灾害为主的林带树种,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去选择。目前茶区常用的有杉树、马尾松、黑松、白杨、乌桕、麻栎、皂角、刺槐、梓树、桤树、油桐、油茶、樟树、楝树、合欢、黄檀、桑、梨、柿、杏、杨梅、柏、女贞、竹类等。作为绿肥用的树种有紫穗槐、山毛豆、胡枝子、牡荆等。
(2)行道树布置 茶场范围内的道路、沟渠两旁及住宅四周,用乔木、灌木树种相间栽植,既美化了环境,又保护了茶树,更提供了肥源。一般用速生树种,按一定距离栽于干道、支道两旁,两乔木树之间,栽几丛能作绿肥的灌木树种。如道路与茶园之间有沟渠相隔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