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文明品茶毛尖茶
下一主题:日本茶道礼节
把所见、所悟、所闻、所触归纳起来,茶道究竟如何解释,如云在空、鹤在野,只闻其声观其形,不知其理与其情。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品赏心理的人们,对茶道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品一味达半生的茶水,确有它超群脱俗之处。古时有人向高僧问道,高僧只说“吃茶去”三字。究竟到何处吃?吃什么茶,什么时候去,都无交代。据闻求道的智者竟对此三字深有所悟,可见茶道的源头在中国。中国古圣贤对此有着精深的诠释。
1、茶道之清:清,也就是无杂。古人认为,喝茶本是雅事,因而与俗人饮茶是有违茶的清的精神。因此而引申出来了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之说。我们在从古往今来的众多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相关的内容和叙述。明人屠隆在《考余事》中说:“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明人陆树声和徐渭都作有《煎茶七类》之文,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陆树声说:“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