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1年夏,走出学校门的她就开始苦苦地思索,如何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1983年末,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年轻的她来到了新华乡大摆田村办茶所里,初次接触制茶业;1985年初,由于该茶所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经乡村干部多次讨论后决定拍卖;当时,她做梦都想把茶厂买过来自己经营。作为一个年轻未婚女子的她,经过整整思考了近一年的时间,决心顶着贷款的风险和闲言碎语的压力,凭着勇气和毅力,这年年底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择,向当地农行申请贷款4万元购买了大摆田茶所。面对当时简陋的设备,老化的机械,她迎难而上,毫不退缩。通过努力拼搏,终于盘活了几万元的资产,那年她才20岁。到1987年之后两年的时间里,逐步更新了机器设备,茶所的
茶叶产值由原来的4万多元增加到了30多万元。几年的苦心经营,贷款还完了,手头已开始有了积蓄。当时,自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问题连续的五个1号文件,给予广大乡村的农业企业的向前发展提供了一个支撑的平台,鼓舞了立足于乡土
茶叶产业创业的她。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