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品饮的艺术
下一主题:茶德颂
唐代在千头万绪的茶文化中,除旧布新,形成饮茶的精致期,宋代则在唐代的精致基础下,迅速发展了合于时代且极雅致的点茶法,点茶法是在碗中调茶的游戏,从赵匡胤下南唐至明洪武二十三年废茶团为止,这种茶文化在中国流行四百二十六年。
在釜中煮的茶与在碗中调和的茶,一样是饼状,制造过程却大大不同,唐人把生叶蒸后成块或饼,烘干后以箬叶包装储存备用。宋人把生叶大费周章的采下后先分级后入蒸,蒸半熟后榨去水份,榨完水份后磨成膏(像做年糕磨米装袋去水一样),再将茶膏放在模型中制成饼,再用火烘五至六天,一个茶饼从生叶至完成至少要十天,尤其是在皇室对饮茶产兴生趣后,不但制茶节外生枝(如长指甲搯茶不许碰到人体;如在茶饼中加入诸脑香料;如以银模印饼),在包装上亦是用心计较(先以青箬叶包茶饼,再包黄罗,装在朱漆小匣,上锁后,匣外包上细竹织篮)然后以快马急程送入京。
由于在制造茶饼的过程,茶叶又榨又碾,细胞早已粉碎,所以饮用时不再煮茶,用开水泡,这是饮茶方法一大改革,茶饼制造,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