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传统制茶法
发布时间 2010-06-19 浏览 23495 次

手工浪菁

手工浪菁,促进茶叶中的水份散失,并促进发酵。整个制程下来大约要四~六次,最后一次时时间要拉长,因为水份散失的差不多,要让它发酵了大约20~40分钟。一个竹盘上大约十斤的茶菁,全部茶菁浪到完,差不多人也摊了....

茶要时常动它,才会保持活性,不然一片叶子摘下来,置放不动,几个小时后就死了。而茶叶摘下来十几个小时,叶身还很柔软的很有活性哦。

炒菁

手工炒菁,以前的都需烧柴火,用竹片做成炒刀,这个温度很高很高,大约二佰多度,不然茶菁是炒不熟的(杀菁不完全)。一次的量大约是五~八斤左右。大约要15分钟左右才会杀菁完全,中止发酵。炒不熟的茶,通常水色比较红一些,而且茶泡起的茶汤有的混浊感。

踩菁

杀菁完全后,需用力踩、蹂、踏,等的让茶汁附在表面上。放心这双脚,在踩茶之前才用掉了二个肥皂而已......杀菁完之后的温度是很高的,普通人会在上面跳舞,因为很烫........而这个老师父还不曾穿过鞋子,脚底厚的很呢,所以不怕烫。所以不只是「火云掌」,连「火云脚」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