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包括品种搭配、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科学用药和采摘修剪等等,既能影响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能影响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近40多年来,人们为了从
茶叶生产中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普遍对衰老茶树进行改造,改丛植为条植、改零星为成片,并尽可能密植茶树、清除其它植物,使茶园生物相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造成茶园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优势病虫种群突出。另一方面,茶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以后,在保证
茶叶高产稳产的同时,也给茶园的生物群落带来影响。尤其是不合理地使用高毒、广谱、高残留的化学农药,破坏了茶园生态平衡,削弱了茶园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导致化学农药越用越多,害虫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因此,近年来茶树病虫的优势种群不断演变、频繁成灾,就与茶园环境单一和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有关。
2 茶园立体种植、建立复合生态系统的可行性
从害虫防治的角度说,通过提高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护茶树病虫群落的稳定性,使有害病虫的优势种群不突出,达到避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