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主沟深挖至1m。对少量低洼茶园挑客土,填、抬高茶园地平面。切断渗透水来源,在渗水上方开挖深1~1.2米的深沟。增施有机肥,掺沙子,改善土壤通透性。对湿害严重、缺株多的园块进行移植归并,土地重新平整后,实施高标准种茶。1989年,句容县多种经营局与省丘陵地区农科所合作,对句容茶区土壤进行测试分析,初步摸清造成茶园湿害的土壤质地原因:句容茶区土地属粘盘黄棕壤地区,成土过程中的粘粒和硅、铁等胶结物在30~60厘米深处积聚,形成特殊的铁锰结核粘重构造,孔隙少,结构致密,容重达1.63克/cm3,坚实度为2.9克/cm3。总的孔隙只有40.1%,非毛管孔隙只及表土层的52%,严重阻碍着水、气上下运动和茶树根系生长。据测定,粘盘层的渗水速度为每分钟0.01mm,而表层土(0~20cm)为6mm。一次10mm的连续降水过程,垂直下渗,透过表层只需16.7分钟,而渗至粘盘层下则需166.7小时(约7天)。由于粘盘层的阻碍,雨季下渗水分较长时间滞留于0~30厘米耕作层内,这是造成江苏茶园湿害的实质原因。为此提出改良土壤、解除湿害、促进茶树生长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