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发祥地
发布时间 2010-07-08 浏览 22732 次
而味实浅薄。若未宋树,尤为稀有”。

  以上文献记载了当时武夷产茶因地理差别而有岩茶、洲茶之分;还因采摘标准的不同和加工工艺的差别而导致品质之悬殊。显而易见,“莲心白毫”当是绿茶制法,而“岩茶”从其鲜叶原料的“反不甚细”和成茶品质的“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说明它有别于绿茶的采摘标准和质量标准。进而从“果青”、“

lù青”和炒焙过程的记载加以分析,则当时武夷岩茶的“做青”工艺业已形成。若再以《武夷茶歌》“谷雨期届处处忙,两句昼夜眠餐废”和“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等句所描述的岩茶生产季节和制茶的气候要求相对照,则与现代闽北、闽南乌龙茶产区所谓“天、地、人”的做青工艺和经验,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上述史料还说明:所谓“工夫”和“小种”等历来就是武夷岩茶固有品名,且沿用至今。这又可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