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遵循礼仪精神 弘扬“
下一主题:茶馆何以相中“凤冈锌
明代的李时珍(1518-1593)从医药家的视角著作了一部《茶》,谈到茶产地时,把“寿州霍山”与“庐州之六安”并列,我认为当时除霍山的黄芽之外,六安县内还另有较知名的茶在生产。这种较知名的茶的名称与形状则未予记载。
较李时珍稍晚的许次纾(1549-1604)著《茶疏》:“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现在很多文章都转引他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其实,大江以北的信阳毛尖,无论历史渊源与知名度都与六安瓜片可相提并论,而且就经纬度考察,还在六安的北面。他又说:“山陕人皆用之”,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还是南方人最欣赏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