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文和他的“独龙茶”
发布时间 2010-07-27 浏览 25756 次
带动怒江大峡谷生物资源的开发,成为怒江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将进一步带动偏僻地区群众商品意识的形成。

  二、立足艰苦创业,善于抓住市场机遇

  创业之初,配方有了,项目是可行的,但是没有钱投入生产,怎么办?王生文通过朋友和熟人东借西借凑了1万块钱,买原料亲自动手干起了作坊式的加工。通过努力,首批“独龙茶”产品终于与世人见面了,而且颇具疗效,“独龙茶”开始有了市场。机遇出现了,关键是能否把握住。善于分析形势和把握机会的王生文把眼光瞄准了“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他认为,“昆交会”蕴藏着难得的商机,必须借这个盛会展示自己的独特产品。但缺乏资、没有现成产品的难题又出现了,怎么办?王生文很清楚机遇、时间、效益三者的关系,他咬牙再次找人借贷,筹了2万多元钱;为了赶制新产品如期参加“昆交会”,王生文没日没夜地准备原料,借工厂的设备加工。产品出来了,王生文带着他的产品,参加了1997年的“昆交会”。在怒江展厅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独龙茶”亮了相,出了名,引来了订单,引起了广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