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毛泽东饮茶粤海未能忘
下一主题:王世懋夜茶风味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1966年),字舍予,出身于北京满族贫民家庭,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老舍最令人喝采的是写于1958年的话剧代表作《茶馆》。该剧作通过北京裕泰大茶馆的兴衰,生动地展示了新旧社会交替的北京风貌,并深刻揭示了其历史趋势。
茶馆古代有茶邸、茶坊、茶肆、茶舍、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茶楼、茶寮和茶室等等名称。设馆饮茶始于8世纪初,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过最早的茶馆:"(开元中),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有点像现代茶摊卖"大碗茶",完全是平民化、大众化的。茶馆这个名词的出现,一直要到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记载说:"崇祯癸酉(1633年),有好事者开茶馆",这是开在北京的一家茶馆。张岱还记述了扬州妓女在茶馆接客的情景。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各种文献记载,清代北京有名的茶馆就有30多家,江南茶馆更是遍布城乡,上海有66家,太仓璜泾镇有近百家,嘉兴新塍镇有80家,王店镇65家,新篁镇40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