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紫砂的鉴别
下一主题:闲谈紫砂壶收藏
极品紫砂壶嵌玉包锡
藏家称10年前就有人出价25万元
本周鉴赏活动的亮点是市民赵先生提供的一件紫砂壶。
赵先生展示的这件藏品是在紫砂壶外穿了一件锡制六棱形“外衣”,壶身简单、明快,线面结合,线角转折清晰有力。壶的钮、把和壶嘴则用三颗玉镶制,这种包锡嵌玉的茶壶在收藏界一般称为锡包壶,又称“三颗玉”。
在中国古代金石类器物中,早在青铜器时代,锡就广范运用于器具制造。如今传世的锡包壶多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作品。当时常常是紫砂名家在壶外包锡,在壶身刻字做画,钮、把、嘴嵌玉点缀。这种造型深受文人雅士宠爱。
赵先生展示的这件紫砂壶壶身有两句诗。一句为隶书体“秋露明珠讵可争其朗润”,落款为“亦山”。以“亦山”为字、号的,历史上比较多,包括明末一个理学家,民国革命家仇鳌,另外曾国藩在家书中,对“亦山”也几次提及。在清代两位书画家王沅、李峦的字、号也同为“亦山”。
另一句诗为行书体“落日乐壶上春风啜茗时”,落款为“王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