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品茶的六种意境
下一主题:紫砂壶艺术随感
据上书记载,宜兴壶创自当地金沙寺的一位和尚。后来,学使吴颐山书僮供春(也作龚春)在侍奉主人读书之暇,偷偷地把老和尚的手艺学到手并加以改进,宜兴茶具从此遂逐步走向艺术化,其身价、地位也大大提高。供春之后,又出现了赵梁《良)、袁锡、时朋、李茂林“四名家”。时朋之子时大彬的技艺尤其高明,他擅制小壶,周高起称他“不备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儿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当万历之时,宜兴壶出现了百品竞新、名家辈出的繁荣的局面。潮州人十分赏识的“孟臣罐”,就是由惠孟臣所造的紫砂壶,而惠孟臣正是当时宜兴陶壶界璀璨群星中的一员。
宜兴名壶的价格在明末已十分昂贵,“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 、二十金。”据闻龙《茶践》所说,他的老友周文甫“家中有龚春壶,摩挲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后来竟以此壶作殉葬品。
紫砂壶之所以倍受茶客青睐,是因为它具备七大优点:(1)泡茶时“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