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防治对策
发布时间 2010-09-16 浏览 27563 次
虫发生密切相关。日本近20a来超高量施用氮肥,使得茶炭疽病流行和根腐病严重发生。此外,偏施氮肥会改变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组成,酸性氨基酸比例增大,有利于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蚧、螨类)的发生。而有机肥的施用可使中、碱性氨基酸含量增加,不利于蚜、蚧、螨类的发生。由此可见,通过农业技术措施的运用以提高生态系统功能,进而起到控制病虫发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强化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有益生物是茶园生态系中除茶树、有害生物外的又一营养级。它具有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的特点,也是茶树害虫生态调控的有力手段。在无公害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强化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防治内容包括有益微生物、病毒、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有益微生物在茶树病虫防治中获得成功的有苏云金秆菌、白僵菌、蚜霉、韦伯虫座孢菌、座壳孢菌等20余种。90年代在黑刺粉虱上分离并繁殖应用成功的韦伯虫座孢菌是国内外首次应用于害虫防治的一种Aegerita菌,经在福建、浙江大面积应用,田间防效在70%以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