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以德养生颐养天年
下一主题:现代茶人--王镇恒
——那还用说,照例是“三光政策”呗!
笔战日寇茶为伴
再说其时南温泉山村聚集了众多的文人,大都是“文协”的成员。每每写作之余,他们也常去坐坐茶馆去。
雾都重庆的茶客不像成都的那么密集,更无松竹荫下茗憩好几百号茶客的大型露天茶座。不过此地茶馆的格调、习俗什么的,却大抵与成都的无异。就是说,这里的茶馆同样是“可与古董齐看的铺,不怎么样的高的屋檐,不怎么白的夹壁,不怎么粗的柱子,若是晚间,更加上不怎么亮的灯光(电灯与油灯同),矮矮的黑木桌子(不是漆的),大大的黄旧竹椅,一切布置的情调是那样的古老。在坐惯了摩登咖啡馆的人,或者会望望然后去之。可是,我们就自绝早到晚间都看到椅子上坐着有人,各人面前放着一盖碗茶,陶然自得,毫无倦意。有时,茶馆里坐得席无余地,好像一个很大的盛会。其实,各人也不过是对着一盖碗茶而已。”(引自张恨水:《茶馆》)
张恨水住所附近有一条河,名叫桃子沟。它的两岸则住有沙汀,欧阳山,杨骚,还有梅林,臧云远,陈学昭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