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之年茶产业将往何处去
发布时间 2009-06-03 浏览 23775 次
创汇5.47亿美元。

  进步虽有,但并不足以欢呼。从下面两组数字对比可以窥见端倪:

  1952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是30亿美元,其中茶叶的贡献有3亿,占了1/10;当前,我国进出口总额早已突破10000亿美元,茶却只占了极少的份额。

  2006年,我国茶叶的总产值是1600亿,茶业从业人员有1亿多人,人均贡献的产值只有1600多元。

  目前,我国茶产业的机器化生产程度较低。在茶的原产地,手工生产仍居主导地位。这样的生产方式虽有利于保持部分高档名茶的原生态特色,但也有不足之处。对于广大的中低端茶叶来说,脱离机器化生产,就不易在卫生、安全、包装品质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

  “除去生产、认证等技术因素,观念、人才等软件也要得到足够的重视。”陆尧打了个比方,我国某茶企曾用名贵红木作为出口名茶的包装,但却遭到冷遇。国际上给出的解释是,一来不环保,二来包装太华贵,有掩饰茶叶瑕疵的嫌疑。

  实现现代化、接近国际标准,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部分单纯抱怨政府没给予重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