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之乡凌云走出低价迷局
发布时间 2009-06-03 浏览 24405 次
,家庭作坊式,人员都两三个人。”

  将采下来的鲜叶经过晾晒,刨青,再经过一定程序进行简单加工,就是茶叶初制。当时大多数的茶叶加工厂做的就是这种简单加工。很多加工厂主就是茶叶种植户,自己并不具备炒茶的技术,花几千元买台炒茶机就在自家后院开始制茶了。

  黄大雄:“卖的都是低端市场,也就是说,严格说它不是产品,它只能是半成品之类的,不是成品。”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和附加值,2006年由凌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开始对全县范围内的茶叶加工厂进行整治,并根据国家规定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制订了一系列标准。

  凌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蒙文:“比如说咱们说的厂房面积呀,要大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还有咱们从鲜叶到加工成成品的话呢,不能同一个门。”

  当时很多茶叶加工厂的厂房仅仅百十个平米,设备也比较简陋,远远达不到新标准的要求。规定一出,很多茶厂都关门不干了。

  凌云县加尤镇加尤村 唐上乐:“那些小厂就全部停了,不给生产了,生产出来那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