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之乡凌云走出低价迷局
发布时间 2009-06-03 浏览 24408 次
合后的茶厂从厂房面积、加工设备、卫生条件和炒制技术上都提高了很多。

  凌云县茶叶管理中心副主任 万崇宋:“四个人搞四个厂,不如四个人搞一个厂,他联合起来以后就发挥了他凝聚的力量。”

  要炒制出好茶叶因素是多方面的,原料控制就是重要的一环。以前加工厂对茶农交来的茶叶并没有要求,而现在对所收鲜叶的大小,采摘的时间甚至装鲜叶的篓子都有极其严格的标准。

  凌云县沙里乡浪伏村茶农胡荣:“这个里面它没有芽头的这种,它已经要成对茶,这种我们就没要了,厂里都不收,就不采这种茶了,它要收的,它要收上这种,这个芽头还要好,跟这个叶子差不多一样长的,才用这种。”

  因为地处山区,当地的茶农交茶叶多是步行,而为了保证品质,采摘的鲜叶最好在采下两小时内交到加工厂摊凉散热,蒸发水分。因此,很多农户都选择就近交茶,万亩伟岭屯的万兆奇根据优质茶叶的分布又新开了几家茶叶加工厂。

  万兆奇:“我考虑这个布局吗,一个是要把当地茶农这个鲜叶把它分化掉,二一个的话,要考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