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连州白茶“藤婆茶”
下一主题:“世外茗源” 安吉白
"这棵佛手茶树已经有300多年了,价值从无人识到逐渐成为茶中珍宝。"昨日,站在新规划的生态佛手茶园,永春达埔镇潘副镇长对未来充满信心。注重生态茶建设,依托百年老茶树,做强佛手产业,这里还将举办第二届禅茶文化节。
300年前老茶树是什么样?带着疑惑,记者来到永春达埔镇。采访车沿着山村道路爬行10余公里,沿途山地种有麻竹或松树。待到狮峰岩时,佛手茶园始露出来。
与印象中漫山遍野的茶园大相径庭,闽南茶道总经理尤文辉称,生态茶园是"标准"的"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模式,即山顶全部造林,山腰建设茶山林带网络系统,山脚实现道路、田边、水边植树绿化。
"300年了,枝梢仍在吐露新芽。"走到一棵茶树前,尤文辉称这是一种奇迹。记者看到,这茶树约有2米高,茶叶粗大,整个茶园有89株老茶树。"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到永春寻找佛手茶源,最终在狮峰岩找到。他还将自筹的28万元资金,用于保护近50亩的老佛手茶园。而我们采用有机茶园模式,来保护老茶树。"
离生态茶园不远,就是狮峰岩。护院人员热情拿出自